|
||||||
![]() |
案例说明:冀州职教中心“以文化人”,将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相结合,打造高品质社团文化,使学生在兴趣爱好中快乐成长、在专业实践中锻炼提升、在服务奉献中创造价值。(1)践行以人为本,培育专业社团;为学生个性发展创造空间。(2)打造社团文化,实施文化育人;立足职教文化,强化“专业”特色,促进社团文化与教学、实践、服务文化融合。(3)形成文化品牌,提供经验借鉴。已形成各级学习品牌,理论成果也在期刊公开发表。
让每个人都有“出彩”的机会!针对学生普遍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自信心不强的现象,冀州职教中心积极践行习总书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要求,将学生社团活动与专业学习、社会实践结合起来,致力打造高品质专业社团文化,促进了学生在兴趣爱好中快乐成长、在专业实践中锻炼提升、在服务奉献中创造价值,展现出了中职生应有的青春活力、文明风采。
一、践行以人为本,培育专业社团
作为国家中职示范校和省中职名牌校,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办学理念,将“人”的培养置于首位。为激励学生乐学、爱学,结合他们文化底子薄又活泼爱动、思想活跃的特点,积极推动专业社团建设,给学生个性发展提供生长和展现的空间,走出了与普通学校同质化的建设误区,与学校专业、学科特色和学生成长特点相契合的特征愈加明显。专业社团之所以“专业”,一是缘于依托学校现有专业而建,二是基于打造学校文化育人支点而为。专业及其师资是专业社团建设的基础,专业兴趣和多样化专业实践活动是专业社团活力的保障。为增强学生集体、合作意识,学校相继组建了“滏阳舞龙队”“滏阳架鼓队”,先后在学校及社会各种活动中亮相,并成为每年迎新生、纳新人的首推社团,烘托起了浓厚社团活动氛围。在学生进入专业学习后,学校积极引导他们根据兴趣、爱好向文化传承、志愿服务、职业技能、创新创业等为主要活动内容的专业社团分流,进一步促进爱上专业、爱上学习,不断提高和拓展自己的职业能力。现已建设有覆盖学校全部专业的31个专业社团。
二、打造社团文化,实施文化育人
职业教育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文化。专业社团文化育人,必须打造个性鲜明的社团文化。为此,学校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良好成效:传统文化社团以弘扬传统文化为宗旨,囊括三皇炮捶、舞龙、架鼓、民间舞蹈、国学经典诵读等专业社团;志愿者社团以弘扬时代正气为目标,由优秀学生、团员自愿组建,在团委指导下开展活动,包括“国旗护卫班”和“志愿者在行动”两个专业社团和“安全文明志愿者”“绿色校园建设者”等以活动为主题的专业社团;人文拓展社团以发展学生学科能力为特色,有读书会、演讲社、篮球运动等专业社团;专业实践社团通过开展校内外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掌握专业知识、锤炼专业技能、培育专业素养,以畜牧专业“外科手术竞技”社团、果蔬专业“插花艺术”社团、电商专业“电商创业”社团、平面设计专业“画舞青春”“葫芦烙画”社团、高铁乘务专业“我型我塑”职业礼仪社团、文化艺术专业“剪纸”“古筝”“沙画”社团等为代表。专业特色明显、文化气息浓郁、活动开展经常,在专业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因熏陶而濡化,因喜爱而痴迷,因改变而精彩,很多学生都成为专业竞技的能人、心灵手巧的能手。
为发挥文化在育人上的浸润作用,学校将专业社团与“教师工作室”按专业大类或从“更专业”的活动要求角度进行对接,进一步凸显了专业社团“服务专业学习和服务学生发展”的建设目标。为激励学生积极展示自身文明风采,学校在打造专业社团文化尤其是物质、活动文化上大力支持,如购置了相应器材、添置专用乐器、聘请专业人士和民间艺人进行专门指导等。多支专业社团队伍还走出校门,参加了当地举办的多项主题活动,如2018年8月30日在冀州九州广场举办的首届百人古筝大联弹活动,为2018年9月29日开赛的衡水市国际马拉松赛事助威,参演2019年2月18日举行的冀州闹元宵城乡花会等,展示了中职生良好的文明形象。
教师工作室与专业社团相伴成长,是学校专业社团文化建设的重要特征。而教师工作室因教学改革和教师专业成长而生,必然要拓展其改革实践的平台以适应发展需要。这一需求,更进一步促进了专业社团建设。鉴于项目教学已经渗透进了社团活动中的现实,学校将平面设计专业“非凡印象教师工作室”和“画舞青春专业社团”这一对师生群体纳入专业教学改革体系中予以综合考虑、全面推进:教师就如何将教学内容转化为学习项目、如何进行项目化教学活动设计、如何规范项目化学生活动,在“教师工作室”这一共同成长空间内进行反复研讨,在“专业社团”这一实践落实的平台中积极尝试,把指导学生“做事”和指导学生“做人”紧密结合起来,改变了以学校和课堂为中心的传统模式,较好满足了学生对个性发展、对通过“行动”而学的要求。为浓厚专业技能社团的竞技文化氛围,激发专业技能社团积极备赛热情,专业教师工作室与专业技能社团之间的联系更为密切,集训过程中,指导教师一丝不苟、严中有爱,不仅鼓舞着学生战胜学习和训练中的“拦路虎”,学生也从老师们身上感受到了理解、关心和无私奉献精神。如畜牧兽医专业教师团队精心实施基本技能、单项技能、核心技能和综合技能训练模式,指导该专业“外科手术竞技”社团连年取得该项目全省团体一等奖。仅2018年,专业社团学生就先后在参加学校技能艺术节活动、参加省市中职学校学生技能比赛活动中取得40余个奖项,用沉甸甸的奖杯、红彤彤的证书展示了有志职校生勇攀高峰的豪情。
学生专业社团文化建设日趋全面化、深入化,逐步完成了由充实学生课余生活向促进学生专业发展的转变。秉承冀州“崇文重商、大气谦和、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九州之首”文化精髓,学校以举办校园文化与艺术节、创新学生社团活动为载体,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打造了“综合素养提升、传统文化继承、企业文化熏陶”三位一体互相融合渗透的校园文化特色。学校“非遗文化进课堂”的成功做法2018年12月18日被省政府网等网络媒体报道。
三、形成文化品牌,提供经验借鉴
学校重视通过组织学生参加“文明风采”竞赛等活动多渠道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自信心,早在2008年12月,就曾获第五届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优秀组织奖。而今,伴随专业社团建设逐步进入成熟发展期,将其打造为学校、学生的学习品牌也已提上重要议程。目前,不少专业社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活动,如:机加工专业“焊工实训工作室”指导“点废成金专业社团”,通过“废物再利用”方式加工制作师生用得上、用着安全的健身用品,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共赢;平面设计专业“葫芦烙画专业社团”“畅想手绘专业社团”、社会文化艺术专业“剪纸社团”,将烙、绘、剪的作品交由“电商创业”社团通过互联网销售,不仅专业技能得到肯定,还获得了劳动回报;“三皇炮捶武术队”除苦练体能、弘扬“为武之道、以德为本”的为人争先精神外,还先后在2017、2018年衡水市“李子鸣杯”第一届、第二届衡湖论剑比武暨武术段位考评活动中连获团体金奖,2017年11月,三皇炮捶被全国终身学习活动周工作小组、中国成教学会评为“终身学习品牌项目”;2017年12月,学校志愿服务团队荣获“第七届省教育系统优秀志愿服务组织”称号,在今年的“学雷锋践承诺志愿服务我先行”主题活动中,再展了职校生无私、奉献的时代风采。
学校专业社团文化育人从自发实践走向理性提升,以学校积极实施省教科规划重点德育课题研究为契机,深化经验总结和理论研究,《文化育人视角下职校“项目+工作室+专业社团”立德树人模式探析》《中职学生专业社团文化育人设计与实现路径》等成果先后在2018年《职教通讯》《职业技术教育》等期刊发表,为同类学校提供了经验借鉴。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办公室、中国职教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编辑运营中心 制作维护 | |
联系电话: | 010-62389019(中国职教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编辑运营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