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名: 密码:
忘记密码
首页 > 文档类
浸润湖湘文化,育新时代中职学生
作者:刘菁 罗北衡 来源: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 发布时间:2019-04-28

案例说明: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扣“实践育人、活动育人、文化育人”的活动宗旨,以“浸润湖湘文化,育新时代中职学生”为目标,依托 “福湘学堂”“经典诵读”“湖湘文化行”三大主题,融合课程、活动、主题实践等多种途径,创新德育管理模式,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为学生的道德情操,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提升思想素质。一系列活动的开展,有效彰显了学校通过“文明风采”活动实现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的育人效果。

一、实施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习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这就要求当代青年,自觉学习并践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中华民族之“魂”。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和实现伟大“中国梦”的重要抓手。新时代要求大力弘扬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因此创新教育模式、推进思想教育工作,聚焦主题、创新形式、搭建平台,进一步增强师生文化自信,在中职德育工作板块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文明风采”活动的宗旨所在。湖湘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湖湘文化发源地的一所中等职业学校,新时代如何传承湖湘文化精神,将湖湘文化的精华与立德树人有效融合,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始终是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二、工作目标

依托“文明风采”活动,以“湖湘文化”为核,以“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听万家言"为抓手,坚持正确育人导向,从思想道德、文化知识传授、传统文化亲历等三方面打造文化引领、德育为先、育人为本的特色德育管理品牌。

1.从“三新”——新理想、新追求、新思想三个方面确立文化引领目标。

2.推进从“寻根”到“夯实”,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厚植爱国主义情怀。

3.在学生日常教育中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实现“以文化人”。

三、典型做法

(一)以“福湘学堂”为根,打造传统文化教学的宽广舞台

“福湘学堂”是我校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品牌活动之一,即遵循“文行忠信”的理念,以“我的中国心”为核心主题,整合优质教师资源,广泛邀请校内外名师和社会知名人士,以湖湘文化为重要内容,为同学们举办高水准的讲座和报告会,将之打造成为我校常规课堂教学以外的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传播的主阵地。如刘向上(杨开慧纪念馆副馆长)所讲授的《山花烂漫忆霞姑—杨开慧和开慧精神解读》,将我校作为开慧母校的革命意义发挥淋漓尽致;学校党委书记李志彬将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强调“认真学习新思想,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让学生“追根溯源”。

“福湘学堂”坚持每周1讲的原则,目前共举行讲座17堂,累计约146个班次、6000人次到现场聆听,让优秀传统文化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通过“福湘学堂”种植“文化根”、塑造“民族魂”、引领“中国梦”。

图1“福湘学堂”活动现场

(二)以“经典传诵”为茎叶,形成传统文化沉浸式氛围

开展特色晨读活动。将“文明风采”精神贯彻到学子朗朗的读书声中,充分呼应“以青春之声展职教风采,向祖国70华诞敬礼”主题,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神以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凸显正能量并增强学生文化底蕴明确自己的人生价值的正确取向。

开展“诵经典·传美德”之《弟子规》知识讲座。让学子在解读经典传统作品中,感悟先哲恢宏的胸怀,体会字里行间所蕴含的道德力量与人格追求。

开展《弟子规》知识抽查、成语知识抽查及《弟子规》诵读比赛。学子在经典诵读中,学会修身养性,提高自己道德素养,使中国传统文化“入脑入心”。

读圣哲之言,体圣哲之心,发圣哲之语。通过日日诵读浸润,博大宽厚的思想人格逐渐养成,让教育有诗意,让更多学生领略优秀传统文化的气息之美,在学生心中撒下真善美的种子,更好的寻“文化之根”,塑“爱国之心”。

图2“诵国学经典、传中华美德”诵读比赛

(三)以“湖湘文化”为果,践行传统文化于生活中  

我校在重视学生“阅"的同时,更注重学生的“历",真正达到“寻根”的教育意义。通过阅历课程中的游历模块,让学生跨越校园围墙的边界,在广袤的湖湘大地上学习,在不断的行走中研究。以自己的足迹感悟湖湘文化的博大精深,引发了思考,触动了灵魂。湖南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湖湘文化以其“学以致用的经世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担当精神”“扎‘硬寨’,打‘死战’的奋斗精神”以及“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奉献精神”源远流长,光照千秋,惠泽九洲。为了培养我校学生湖湘人文精神的精髓,我校积极开展“湖湘文化之行在潇湘”活动。

行走的湖湘课堂,将湖湘文化贯穿于生活中,学生们登上杜甫江阁,感受其‘心忧天下’的情怀;游历沿江风光带,感受毛泽东‘指点江山’的豪迈;探寻长沙太平老街文化、走进湖湘地标的两馆一厅、寻访铜官窑解密非遗文明。在行走的过程中,学校还以“非遗文化保护日”为契机,携手“简牍博物馆”,开展看简牍宣传、写简牍文字等活动,通过外塑于形,内省于心的过程,内外兼修,引导学生追求更高层面的道德素养。

“湖湘文化行”寓思想道德教育于游历参观之中,既读万卷书,也行万里路,触碰“湖湘文化的脉搏”,将湖湘大地的革命历史、革命传统和革命精神通过参观的方式传输给我校青年学子,传播先进文化,塑造“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湖湘魂,强化“我的中国心”计划,给以知识的汲取、心灵的震撼、精神的激励和思想的启迪。

图3“湖湘文化行”活动

四、工作成效

(一)学生职业素养有效提升,职业竞争力明显增强

在“我的中国心”系列主题活动的带动下,“福湘学堂”深化了学生对“湖湘魂”的了解,培养了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职业道德的认识;在经典诵读、主题演讲活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沟通能力、民族自豪感和积极的工作态度;湖湘文化行让学生自主探索“湖湘文化精神”,极大增强了“民族认同感”。浓厚的湖湘文化氛围培育了学生良好的职业理想与信念,进一步增强了职业竞争力,成果斐然。周莹同学获得2017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吴澳同学获得2018年度“湖南省最美中职生标兵”荣誉称号。在省技能竞赛中,学校学生荣获18枚金牌,24枚银牌,31枚铜牌。我校2018年参加团中央彩虹人生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荣获湖南省一等奖、全国二等奖。学校学生以“高素质,强本领”为名片,凭借素质输出实现了高品质就业,备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

(二)我校德育工作频创佳绩,德育实践效果大幅改善

学校以“文明风采”系列活动为载体,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承载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重任。学校广大教师自觉承载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神圣使命,在提高自身素质,拓宽教学途径的同时,提高自身“文化自信”,以“我的中国心”为抓手,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建设者、弘扬者、传播者和发展者,更有力的培养了学生的求真精神、爱国精神,学生行为习惯、言谈举止、文明礼仪更加得体,学校在各类竞赛中“摘金夺银”,在德育工作中频创佳绩!

自“文明风采”活动举办以来,学校多次荣获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体育赛事类项目精神文明奖及长沙市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竞赛体育赛事类项目优秀组织奖,并在成建制班级合唱比赛、微视频类比赛、“朗读者”比赛及征文演讲比赛中多次获得省市一二等奖和全国优秀奖。学校还多次被评为“长沙市德育工作先进集体”、“五四红旗团委”、“基础团务示范校”以及“基层团组织标准化示范性单位”,“电亮青春”志愿服务队多次荣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优秀项目”、“长沙市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

(三)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卓有成效,优良校风充分传承

通过传承湖湘文化精髓,学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我的中国心”系列的合唱比赛、朗诵比赛等让学生舞台上充分自我展示;在“文明风采”系列活动引领下,学生“德智体美劳”素质全面提升;进一步凸显了以校训“文行忠信”为核心的校园文化精神内核,形成了以“开慧精神”为核心的校园文化基本架构与建设体系,营造了“寻根,逐梦,爱国”特色明显的校园文化环境与氛围,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内塑学生素质,充分巩固“立德树人”成果。

五、体会与思考

1.建立长效德育管理机制,凝聚多方合力。在“浸润湖湘文化,育新时代中职学生”活动中,学校在寓德育于活动、寓德育于实践、寓德育于管理三方面取得了许多宝贵的经验和方法,但在凝聚校、企、家三方合力,形成“文化-育人-成才”的良性循环,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全育人”长效德育管理机制上还是有所欠缺,仍需把文化育人“精细化、长期化、常态化”作为重要目标,以期更好的发挥文化浸润的职能,更好地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2.持续增强工作实效,落实文化育人。我校在“浸润湖湘文化,育新时代中职学生”的活动中将持续发力,继续发展“我的中国心”育人计划,提倡多元化措施开展文化理念宣贯,将其与“文明风采”活动文化育人目标切合,突出效果,强调落实。目前我校虽在文化育人上取得一定成效,但还需持续努力,开展更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将传统文化观念外化于形,内化于心。

3.努力开拓创新品牌,凸显素质教育。如何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创新性相结合,这是我校“浸润湖湘文化,育新时代中职学生”活动依旧要思考的问题。从校内“福湘学堂”“经典晨读”到校外“湖湘文化行”,我校在不断进取,但是创新是永动力,因此“文明风采”为载体,持续创新“我的中国心”德育品牌建设,强化德育特色,真正凸显在“文化自信”下的素质教育成果还是我校德育发展的攻坚问题,亟待进一步探索与解决。

全国中等职业学校“文明风采”活动推进办公室、中国职教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编辑运营中心 制作维护
联系电话: 010-62389019(中国职教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编辑运营中心)